淺談分布式系統過程中要用到ip代理軟件嗎?
分布式系統指的是將一個硬件或是軟件組件分布在不同的網絡計算機上,彼此之間通過消息傳遞進行通信和協調的系統。而分布式事務是指事務的參與者、支持事務的服務器,資源管理器以及事務管理器分別位于分布式系統的不同節點上,那么我們在運用分布式系統期間換ip有什么用嗎?

首先我們都知道,引入分布式系統必然是基于需求和目標而來,分布式就是為了滿足以下目標而設計的:
Transparency: 透明性,即用戶是不關心系統背后的分布式的,無論系統是分布式的還是單機的,對用戶來說都應該是透明的,用戶只需要關心系統可用的能力。 這里的透明性就包括以下方面:
訪問透明性:固定統一的訪問接口和方式,不因為分布式系統內部的變動而改變系統的訪問方式。
位置透明性:外部訪問者不需要知道分布式系統具體的地址,系統節點的變動也不會影響其功能。
并發透明性:幾個進程能并發的使用共享資源而不互相干擾。
復制透明性:使用資源的多個實例提升可靠性和性能,而用戶和程序員無需知道副本的相關信息。
故障透明性:分布式系統內部部分節點的故障不影響系統的整體功能。
移動透明性:資源和客戶能夠在系統內移動而不受影響。
性能透明性:負載變化時,系統能夠被重新配置以提高性能。
伸縮透明性:系統和應用能夠進行擴展而不改變系統結構和應用算法。
Openness: 開放性,通用的協議和使用方式。
Scalability: 可伸縮性,隨著資源數量的增加和用戶訪問的增加,系統仍然能保持其有效性,該系統就被稱為可伸縮的。分布式系統應該在系統大小,系統管理方面都可擴展。
Performance: 性能,相對于單體應用,分布式系統應該用更加突出的性能。
eliability: 可靠性,與單體系統相比,分布式系統應具有更好安全性,一致性和掩蓋錯誤的能力。
版權聲明:本文為ipadsl.cn所屬公司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